《原则》与个人原则的碰撞(一):杂谈 - 瑞·达理欧《原则》读书心得 - 佑学公益 - 国际公益学院 - Powered By EduSoho

瑞·达理欧《原则》读书心得 加入小组

51个成员 12个话题 创建时间:2018-02-05

《原则》与个人原则的碰撞(一):杂谈

发表于2018-02-21 843次查看

春节假期,初读《原则>一书,500多页,40多万字,满满干货,字字珠玑,时而似当头棒喝恍然大悟,时而见金句频出拍案叫绝,时而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。全书阅毕,竟觉得感慨万分,不知从何说起:

想列读书摘要吧,发现作者已将40余年生活与工作的精华原则浓缩,且高度凝练过,书中配上例子和思考过程主要是便于读者理解,因此对本书列读书摘要很容易变成全书摘抄。

想画思维导图吧,发现作者逻辑框架异常清晰,一,1,1.1,a等结构,抽丝剥茧的阐明每一层原则的逻辑关系,以及结论背后的因果联系。因此本书基本不需要额外的思维导图,看目录和原则概要列表即可明晰全书框架结构。

想用自己的话解读吧,发现这一整套《原则》是自成体系的,其实是作者一整套完整的人生哲学,只不过用文字的方式,清晰简单准确的表达成二维平面的内容。但所有的原则之间那种相互的联系、影响以及演化的过程,其实是极其复杂的多维系统,而且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经验是不可分割的。我理解这也是作者在第一部分先讲了他个人历程的主要原因之一,作者也许是希望通过文字,尽可能的让读者理解其原则体系的土壤和成长迭代进化的过程,从而更好地理解他写的这些原则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想用自己的话解读本书内容是不太妥当的,若能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找、解读、迭代自己的原则,用自己的经历和原则与作者的经历原则频繁碰撞融合,可能是更好的方式。

如此鸿篇巨着读下来,与其说是学到了一些《原则》,不如说是感受到了作者的“道”。掩卷沉思时,问了自己三个问题:

1、自己心中的作者画像是什么样?

作者是个真诚的、死磕自己的人,是个极度有目标感的Shaper,能够有高度的进行独立思考后“设定目标”,然后通过原则及工具去“发现问题、诊断问题,规划方案并践行”,利用系统的力量做到“创意择优”,通过“正确的失败”+“可信度加权”等一切方法,最终达到“实现目标”,且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不断放下我执,持续不断的锤炼和修炼自己,记录和迭代自己的原则,最终形成了作者的“道”。

2、本书(或本书作者)与其他书(或其他书作者)区别最大的一点是什么?

区别最大,我想也是最特别的一点,是价值观的拆解过程和重现。很多人都有自己的“道”,尤其是结果上看是成功的人,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“道”,通常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状态的“道”,可意会不可言传。而《原则》一书则尽可能真实全面系统的拆解了作者之“道”的组成、形成和迭代过程,且使用极有逻辑的方法表述,普适性和实用性骤升。而这拆解过程本身就是种极少见的能力,很多人做事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(没有原则),一些人做事是误以为自己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做(假的原则),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真正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(有效原则),且要借助一切手段不断确定和调整优化(迭代原则)。而本书作者是践行有效原则且不停迭代原则的少数人(可信度极高),同时还愿意如实分享出来,实在是少之又少。

3、自己与作者,或者说自己的原则和《原则》之间有哪些差距?

个人认可并践行“求真”、“开放”、“独立思考”,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,且目标感较强,大多数情况下死磕自己。但与本书作者相比,均远未达到“极度”,且在“正确的失败”方面还非常不成熟。

此外,没有明确的记录自己原则的形成,并交叉检验迭代原则;没有借助系统或者工具的力量给自己的原则加上杠杆;没有尝试过有可信度加权的“创意择优”。

杂谈就先告一段落,关于书中一些具体原则的理解和感悟容后单独成文。

回想看过的若干“畅销书”,一部分是鸡汤书,闻着香,真想喝会发现没有勺子;一部分是鸡血书,成功学如兴奋剂般,往往只能产生一过性效果,看多了还有焦虑后遗症。而《原则》则是极少数的那部分经典之作,集典范性、普适性、实用性和传承价值于一身,实在值得一读再读,且我相信自己在不同时期、有过不同经历之后再读此书会有不同的感悟。也许多年以后回首,这个春节可能因为读了这本《原则》而一跃成为个人最有意义的春节之一。

?

发表回复
你还没有登录,请先 登录或 注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