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9日,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、共建的中国好公益平台发布了首个公益产品规模化标准,并就授权标准向业内征求意见。标准从四个维度考量好公益平台上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成果,并授予“益次方”商标,从而推动公益产品更高效、精准和大规模化地解决社会问题。此事件引发公益界广泛关注,伴随着叫好声与争议声,有关公益产品规模化的讨论又掀高潮。
“公益产品规模化”在业内能否形成完全共识?
中国好公益平台发布会
?
2016年11月23日,南都公益基金会与15家公益机构联合推出“中国好公益平台”,力推公益产品规模化。作为发起机构,南都公益基金会以3年出资3000万元的手笔助推此平台发展。
中国好公益平台由联合共建机构、战略合作伙伴、品牌创建机构、枢纽合作基地、项目示范机构、指定服务供应商共六大类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合作。六类利益相关方机构将根据准入和退出机制,保持动态发展。
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“中国好公益平台”项目启动仪式上说:“公益创新只做‘小而美’,不求规模化,就会成为自我陶醉的花拳绣腿。”此观点一出,公益界“市场派”一片欢腾,但在业内似乎并没有形成完全共识,质疑公益“规模化”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曲栋曾撰文称,“小而美”才是公益走向未来的基础条件。一个好的公益项目,将会有很多资源支持他们复制和推广。所以公益项目发展的难点不在于复制,而在于是不是有复制推广的价值。规模化不重要,“小而美”才是重点。因为小才可以实现低成本的迭代试错,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去发展美的公益项目。更重要的是,在一个探索的阶段,“小”才能保证我们守住自己的初心和价值观。
前南都记者黎宇琳长期关注公益领域报道,他也认为,“小而美”公益逃不过被规模化公益吃掉的宿命。如果“规模化”的公益组织开始扩张,“小而美”的项目要么就抱团取暖,要么加入自己打不过的人,再不然,就只有黯然退场的路可走了。
而深圳市社科院副教授徐宇珊则有不同看法,她认为,“小而美”与规模化本不矛盾,在公益圈内“绝无分店”的“小而美”与标准化的大规模都有存在的价值,“只怕尚缺少‘小而美’的坚守,却开始了‘规模化’的冲动”。
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则认为,当前中国的公益服务还存在很多短板,例如普遍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,欠缺研发与筹资能力,欠缺专业性支持资源,欠缺项目落地能力以及欠缺优质项目扩散和复制能力。所以,公益服务需要规模化。
徐永光认为,“公益规模化”之争该讨论的不是公益行业要不要规模化,而是什么样的项目适合规模化、发展到哪个阶段可以规模化、规模化扩散的阻碍有哪些、政府和企业能在其中发挥哪些作用等等。
?
优质公益产品不规模化,就是浪费资源?
过去一年,尽管关于“规模化”的争论在公益领域持续不断,中国好公益平台依旧坚持了成立之初的定位——“开放共享的公益产品规模化平台”,并将通过近两年的时间,将公益产品规模化由“概念”变为“现实”。那么,成效如何呢?
据好公益平台披露,截至2018年10月,平台共签约优质公益产品53个,涵盖教育、环保、养老、助残、社区发展等多个社会问题领域,签约各省市地区枢纽合作基地39家,全国现有1000多家社会组织正在实施这些优质公益项目。
?
公益产品具备的几个要素
?
南都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黄庆委介绍,通过对“落地机构数量”、“直接受益人数”、“服务县市数量”、“撬动资金数额”四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。数据显示,样本选取的10个产品在四项指标上均有比较明显的增长。例如“爷爷奶奶一堂课”,落地机构数量从2016年11月的6个增长到了2017年底的150个,直接受益人数约30万人次,撬动资金约1300万元,成为黑马产品。
同样作为品牌创建机构,“女童保护”建立了标准化的项目流程,并通过推动政策配套助推规模化,目前足迹已遍布30个省份,覆盖儿童超241万人,家长52万人。南关厢素食馆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我造血,截至2017年10月底营业额已达819.3万元,并已将89.8万元用于公益。
“好公益平台与各方伙伴在一年中做了各种探索和共创,但规模化做成功了吗?我们还在路上。”南都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黄庆委说。
“公益好产品规模很小,社会需求很大,公益不求规模化,只能边缘化。”徐永光指出,对公益产品来讲,扩张往往会有风险,好的公益产品不愿意去扩张,结果就是浪费资源。
不得不说,当前公益领域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,公益创新通过规模化,确实可以形成有效供给。优质公益项目作为“规模化扩张”的最主要部分,其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可以模块化或产品化,具有复制的可能性。但这并不能说“好的公益产品不愿意去扩张,结果就是浪费资源,就只能被边缘化。”这样的论断,似乎有些偏激,毕竟好的公益产品是将社会资源有效对接,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,不进行大规模复制,或许有其自身发展的考虑。
此外,如果不能完全保证公益产品复制落地后的专业培训、执行效果、内容革新和有效监管,那么,盲目扩张,会不会让公益产品“水土不服”、“口碑受损”……如日渐降温的共享经济一般,看上去美好,但大多如昙花一现,无法真正适应市场需求,最终只是赔本赚吆喝,弹尽粮绝而亡。
?
“公益产品规模化标准”的界定,到底谁说了算?
公益产品规模化扩展面临资源、环境、管理机制、人才等因素的制约,光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。
徐永光给出的解决路径有两种,一是向公司转型,比如转型为社会企业;二是进入“中国好公益平台”,进行优秀公益品牌的规模化扩展。但是规模化并不等于组织自身规模变大,最重要的是要看社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。
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总干事方树功表示:“我们需要中国好公益的平台,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把老人心灵呵护项目做成开源项目,任何组织都可以很方便地学习使用,联合社会公益、为老服务的资源一起为生命服务。”
“十方缘”作为好公益平台上的优质公益产品,解决的是中国4000万无宗教信仰的临终老人“心灵呵护”的问题。
?
公益产品规模化发展的五个路径
?
中国好公益平台通过公益产品规模化发展的五个路径:开源、复制、政策倡导、机构扩张、商业接手,模式上如同“连锁加盟”,将一个好事变成“大好事”,有质量地解决社会问题、服务好充满热情的志愿者、捐赠者和购买者。
徐永光在好公益平台成立之初,就特别注册了“益次方”商标,希望授予好公益平台规模化发展较好的公益产品。
“益次方”即“益的n次方”,意为公益产品成效和影响力的成倍扩大,并逐步实现服务规模、成效和影响力的指数级增长。被授予益次方商标标志着公益产品已经取得了规模化的显着成果,成为行业示范和标杆;同时,“益次方”商标也可以帮助公益产品获得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,从而取得规模化的更大成效。
而今,好公益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实践,提出了“公益产品规模化标准”,希望向业内征求意见,完善这一标准。有业内人士发文质疑,对“标准”的界定,到底谁说了算?
的确,正如这位业内人说所言,目前中国好公益平台是标准唯一的解释方,其他公益机构和个人即使有意见,也无法进入其话语体系,从公平规则上来讲,这就注定是一只不平衡的麦克风,是一种话语霸权。
因此,对于即将实施的“益次方”标准,还应该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,引入第三方专业评判机构,让第三方机构来认定出台这样一套标准是否合理;不能让中国好公益平台即当运动员,又当裁判员。
?
向“大”看齐,别忘“相信小的伟大”
这个世界,99%的人是小人物,92%的国家是小国家,97%的企业是小企业。当所有人都向“大”看齐的时候,别忘记“小而美”的力量。
推动公益行业可持续发展,当然需要公益产品的“规模化”,规模化能够让受益人群扩大,助力对社会问题的解决,但要警惕盲目规模化。对于一些处于“小”阶段尚且做不到“美”的项目,机构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不明确,核心产品没有打磨好就申请加入好公益平台,盲目地扩张,这无疑是运动式公益,可能获得一时的影响力,但恐难持久。
对于这类项目,建议好公益平台先帮助他们练内功,比如帮助做人力培训、辅导组织架构建设、帮助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,而不急于规模化。否则,快速规模化也极有可能带来快速崩塌,规模化过程中如果在各地留下“次品”,还会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。
?
?
原文转自 | 凤凰网公益
图片源自 | 凤凰网公益
网站编辑 | 陈洁晶
文章来源: 凤凰网公益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